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加强学前公办园建设顶层设计的建议

何金玉

日期:2021-03-01
字体:【 打印本页


事由:十三五期间,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政府购买学前教育保教岗位试点,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以独立设置的幼儿园为主体、中小学附设幼儿班为辅助、巡回支教点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构建,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外来人口的增加,近三年,西宁市入园幼儿每年增加1000余人,全市共有学前教育机构558所,其中公办园243所,占比44%。我市先后投入4亿元实施129个城乡幼儿园建设项目的学前教育普惠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并出台《西宁市公益普惠性幼儿园生均补助和奖补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公益普惠园覆盖率分别达到105.56%和87%。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生育政策调整效果的不断显现,学前教育仍面临不小压力。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的学前教育规模和质量不能满足群众对优质幼儿教育,入公办园的迫切需求。按照《西宁市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要达到50%,以东区为例,依据2020年秋季学前基础事业报表显示,辖区55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1996名,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其中公建民营4所,市属幼儿园1所,部队幼儿园1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2040名,在园幼儿占比只有17%,入公办园成为幼儿家长的美好追求,虽然我区着重扩大学前公共教育资源总量,加大政府建设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已新建杨家庄第二幼儿园项目、通过移交、回购方式新增公建民营幼儿园,但仍然无法满足群众对优质园公办园的需求。当下,公办园的性质如何定性,教师编制如何解决,公办园不公的现实如何破解等都成为工作难点,公办园建设任重道远。

建议青海省政府在“十四五”规划和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编制中,加大公办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畅通公办园机构审批和教师编制核定,加强学前教育教研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推进幼儿园专任教师同工同酬,完善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政府购买服务标准、扩大购买范围,进一步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推进以公办园为主社会力量办园为辅的学前教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