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积极推进“互联网+卫生健康”工作。全州8家公立医院全部接入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先后与15家省内外三级医院开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与省级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开展了远程心脏门诊、会诊查房、影像诊断和磁共振远程图像会诊等医疗服务,实现了磁共振设备州域全覆盖、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
存在的问题:一是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总体来看,我州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差,难以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对推进“互联网+医疗”造成较大制约。二是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治病需求向治未病需求延展,“互联网+”正在促进大健康生态发生变化。但是,从医疗机构应用来看,医疗机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全州医疗机构医疗收入普遍偏低,资金有限,有的甚至没有建设经费。因此,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以满足发展的需求。三是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从全州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全州存在信息化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各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缺乏规划,对建成系统的后期维护和更新缺乏技术支持。同时,还存在系统建成后,由于系统开发公司不在青海省范围内,后期维护开发公司服务跟不上的现象,影响医疗机构对系统的正常使用。四是远程医疗专网运行质量不高。由于设备、网速等原因,存在远程会诊、远程视频会议图像不清楚、卡动、声音模糊不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远程医疗专网网速,提高服务器运行能力。
解决方案或办法: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在推动“智慧黄南”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二是加强统筹协调。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等工作统筹部署,整合资源,加快实施。加强与发改、财政、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在政策和机制上取得突破,确保“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与深化改革互相助力、协同推进。三是加强安全保障。将保障医疗质量和信息安全贯穿便民惠民服务始终,严格遵循医疗诊疗规范和医疗质量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健康医疗数据保密规定,建立完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制度,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网络信息、数据安全。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广泛宣传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的重要意义、具体举措和工作成效,及时总结有益经验进行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