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加大对互助新型特色农业产业支持力度的建议

日期:2021-03-01
字体:【 打印本页


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始建于2009年,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和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规划总面积3733公顷,包括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大功能区。

建园以来在省市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园区紧紧围绕“科研创新、示范引领、培训推广、展示带动、加工转化、休闲观光”六大功能定位,积极与九三学社青海省委、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成功组建了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累计引进新品种242个、新技术26项。并以院士工作站为技术依托,加强与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的合作互补机制,成功孵化了互助草莓、互助中药材、互助特色蔬菜3个新型特色农业产业。

培育的高原草莓穴盘苗已远销辽宁、浙江、广东等草莓主产区,草莓鲜果采摘实现了周年栽培,亩纯收入4万元左右。中药材本土育苗解决了种苗从甘肃引进,病虫害多、价格高等难题、开展了种质资源圃和精准药材智能追溯体系建设;依托园区工厂化育苗先进设施优势,年蔬菜育苗能力1000万株以上,生产的高原夏菜远销广东、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同时,在核心区相继建成高原草莓脱毒苗组培研究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厂化蔬菜高标准育苗中心,辐射带动中药材种植面积4.5万亩,草莓产业基地2处100亩,特色蔬菜种植面积4.5万亩。2018年成功申报了“互助当归”、“互助黄芪”、“互助大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互助草莓苗和鲜果多次荣获国家金奖。通过园区将市场和农户、企业和基地有机衔接,实现了农业的提质增效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互助县作为全省的农业大县,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在特色农业产业孵化培育上发挥了领头羊和排头兵的作用。

“十四五”期间,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将现代农业发展贯穿于乡村振兴建设始终,以科研创新为动力,以示范推广为目标,继续培育壮大互助草莓、互助中药材、互助特色蔬菜3个新型特色农业产业,努力将互助县打造成为全国高原草莓种苗繁育中心和高原夏秋草莓鲜果生产基地,全国质量稳定的中药材生产供应县和全省重要的“菜篮子”供应大县,努力成为全省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和典范。但在新型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和发展中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瓶颈。一是体制机制还需从省级层面进一步理顺。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是县委县政府隶属的事业单位,不是农业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省市厅局有些政策、信息不能及时接收。二是缺乏资金、项目扶持。目前园区主要依靠县财政每年安排运转经费500万元(用于园区土地流转金、水电天然气费、基础设施维修、新品种新技术科研示范展示等)以外,再无其他资金来源,真正用于园区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科技推广、主导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资金缺乏。

建议:1.从省级层面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相关省厅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将政策、管理等方面的文件戴帽下发到互助农业示范园区,便于工作对接和项目争取,同时加强对园区的业务管理和指导。2.加强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建议相关省厅局每年安排一定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发展新型特色农业产业,并戴帽下达,以便园区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互助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建议代表:马长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