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该目标彰显中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坚定决心,给能源转型设定了总体时间表,也为接下来能源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可再生能源将担当主力能源是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主导方向。
青海省是我国清洁能源示范省。“十三五”期间,海南、海西两个可再生能源基地双双跃上千万千瓦级台阶,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九成,领跑国家新能源发展。在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的背景下,必然对储能提出更大的需求。作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发展储能已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日益迫切的需求。储能具有平抑波动、跟踪出力、减少弃电和缓解送出线路阻塞等价值,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可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
建议:1.积极推动储能技术产业化研发。增强我省储能产业整体竞争力,完善储能产业链,解决储能技术“卡脖子”问题,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应用。2.清洁能源项目在配备储能前应做好前瞻布局,以避免资源低效配置,确保储能项目投产后能够高频次、高质量的应用,实现投资的经济效益。3.积极推进储能市场机制建设。推动建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探索建立电力用户共同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长效发展机制。4.积极推动储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发展。应借助我省清洁能源的市场领先优势,由省能源局、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发起引导,建立完善储能规划设计、设备试验、并网检测、安全运维、消防等技术标准,建立储能项目实施的标准,有效保障我省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议代表:陆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