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流域青海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日期:2022-03-23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多次就我省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近年来,省人大环资委结合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调研、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进情况调研和执法检查、代表建议办理、江河源环保世纪行宣传等活动,了解掌握我省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经综合归纳分析形成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黄河流域自然状况及价值

省域黄河流域水系发达,河源区沼泽广布,湖泊众多,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40个,其中鄂陵湖、扎陵湖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77条,主要支流有达日河、西科河、泽曲、巴沟、曲什安河、大河坝河、茫拉河、隆务河等。出省后流入干流的支流有湟水、洮河、大夏河等。地表水资源量206.8亿立方米,占黄河径流量的39.0%,多年平均出境水量264.3亿立方米(含甘肃、四川入境水量61.2亿立方米),占黄河径流量的49.4%。2018年省域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307.89亿立方米,用水总量14.41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8%。省域黄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且开发条件良好,可供开发1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站址有57处,装机容量1728.32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54.16亿千瓦时。

我省黄河流域地位重要,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既是青海发展、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从生态功能看,青海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水源地,境内长江、黄河、澜沧江水流量分别为184亿立方米、268亿立方米、107亿立方米,分别占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8%、黄河的49%、澜沧江的17%。经评估,三江源头的青海省生态服务总价值为7300亿元/年,生态屏障价值极为重要,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从经济功能看,黄河流域是我省重要的粮食、能源、工业、服务业等聚集区,推动省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青海发展至关重要。其中,黄河一级支流湟水流域分布着全省近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的工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和中心作用。从脱贫攻坚看,因生态脆弱、地理环境约束和历史原因,省内黄河流域是贫困比较集中的区域,脱贫攻坚任务极为艰巨。

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我省迅速行动,于9月21日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深入学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10月份成立了由王建军书记、刘宁省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搭建了厅局沟通平台、专家智囊平台、代表委员交流平台等三个平台,形成了研究谋划、争取支持的合力。今年3月3日,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目前,我省结合国家有关部委开展了20项课题研究,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源头保护和水源涵养、生态补偿、“三个最大”研究、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等26个重点课题研究,相继启动生态保护修复、水利发展、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7个专项规划编制,同步开展总体规划思路研究。

三、我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总书记对青海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为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发来的贺信精神,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决扛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确保了“中华水塔”坚固丰沛,实现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省域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黄河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一)生态环境持续逐步向好。在国家重视支持下,成为全国首个承担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省份,研究部署了“中华水塔”保护工作,积极推进“极地保护”青海工作,协同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湖泊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二期工程,已累计下达投资135.4亿元。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7017.46平方公里。下大力气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提速行动,2012年以来,在黄河流域完成国土绿化1297万亩。全面建立五级河湖长体系,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网络监测体系。黄河源头水源涵养功能不断增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达6%以上,重现千湖美景,草原退化趋势明显减缓,森林生态功能逐渐增强,湿地生态系统面积扩大,荒漠化土地面积逐步减少,生物多样性资源恢复加快,雪豹、白唇鹿、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黄河上游来水量持续偏丰,近14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225.6亿立方米,较1956-2000年多年平均增幅达8.2%,出省干流断面水质连续12年保持优良。生态保护红利持续释放,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园区“一户一岗”设立3042个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为农牧民拓宽增收渠道。

(二)沿黄安全体系逐步健全。科学运用流域内历年建成的以龙羊峡水电站为龙头的12座大中型梯级水库水电站,将生态调度、防洪调度置于首要位置,有效减轻了中下游防洪防凌压力,为保障流域水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引大济湟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干渠投入运行,西干渠、北干渠二期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实施,黄河干流防洪、沿黄四大水库灌区主体工程建成。事关青海可持续发展的引黄济宁、共和盆地及其外围水资源配置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和中小型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三)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明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从2013年以来连续6年全面完成“三条红线”年度目标。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统筹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生活节水,西宁被命名为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严格用水总量控制,2018年我省黄河流域地表水耗水量7.3亿立方米,低于国务院分配的指标,有力支援了黄河中下游省区的发展。

(四)绿色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以国家公园、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原美丽城镇、民族团结进步“五个示范省”建设为载体,以生态、循环、数字、飞地“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的经济转型发展新格局。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2776万千瓦,清洁能源外送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世界第一条全清洁能源特高压通道开工建设,“绿电15日”再创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黄河上游河段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布局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根镜像服务器,筹建先进储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青藏高原数据灾备中心等大数据项目。114万亩农作物化肥、农药用量分别减少24.4%、21.3%,旅游总收入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有力,兰西城市群建设纳入国家城镇化总体布局,区域城乡发展的联动性、协同性大幅增强。

(五)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提升。坚持以小财政办好大民生,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进一步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年均转移农牧区劳动力上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教育、卫生、文化、扶贫等领域成效显著,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到85%以上、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以上。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9%。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旅游扶贫项目,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6.4%下降到2018年底的2.5%,2019年实现绝对贫困人口“清零”。加快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深入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城乡近三分之一人口改善了住房条件,广大牧民告别“逐水草而居”,过上了稳定幸福美满的城镇化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等化水平有所提升。农牧区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分别达到80%、70%、92%,基本实现了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十三五”已累计改善灌溉面积208.21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2.86万亩。

(六)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成果丰硕。深入挖掘黄河流域特色文化资源,建立了以国家级项目为龙头、省级项目为骨干、州县级项目为基础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互助土族文化、循化撒拉族文化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河湟文化国家公园、源头文化国家公园、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项目有序推进。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多措并举,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2018年我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3.7亿元,同比增长20%。各族人民保护黄河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信念越来越坚定,为凝聚保护黄河的青海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一)从治理成效上看,生态治理任务依然艰巨。源头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十分脆弱,草原鼠虫害、旱灾、雪灾频发,高寒高海拔的气候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而敏感,生态系统自我维护和修复能力差。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趋势正在加剧,冰川持续退缩、雪线不断升高、冻土逐渐消融,气候调节功能在减弱,生态退化潜在威胁日益加重,源头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实现“整体恢复、全面好转、生态健康、功能稳定”的长远目标任务十分繁重。

(二)从动能培育上看,绿色发展动能总体还不足。目前,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限制,源头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其中政策性收入占80%,经营性收入仅为20%,自我发展的条件不足、动能不强。

(三)从成果巩固上看,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生态补偿专门立法,相关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一些重要法规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的规范明显不到位。已有的生态补偿规定只是散见于一些不同层级的法律、条例当中,难以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方式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支持。

(四)从治本措施上看,科技支撑明显不足。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领域科研院所较少,技术人才缺乏,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源头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特征,决定了灌溉水利用系数远低于低海拔地区,河道治理、农业灌溉等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意见建议

“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义不容辞又来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责任”。基于特殊省情,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国家层面给予大力支持。

1.黄河源头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突出,水源涵养功能弱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现,加之我省黄河流域面积广、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面大、财政拮据,建议国家层面加大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遏制源头地区水涵养功能的进一步退化。

2.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启动黄河保护法立法程序,并统筹考虑源头地区生态保护责任重大但补偿不足的问题,建立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形成国家主导、全流域分担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3.统筹考虑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能力、基础和潜力差异明显等问题,建议建立健全区域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谋划搭建沿黄各省区合作交流平台和由中央财政引导、流域各省份共建共享的流域水资源保护基金制度。

4.综合考虑“引黄济宁”工程是保障兰西城市群用水、兼顾流域生态和农业用水的实际,建议将“引黄济宁”工程纳入国家规划纲要,帮助青海改变贡献了水却用不上水的现状。

5.建议适时优化调整“八七”分水方案。“八七”分水方案分配给我省黄河地表水可供耗水量指标14.1亿立方米。截至目前,我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已审批耗水量12.12亿立方米,考虑节水等因素,仅能满足“引黄济宁”工程近期调水5.11亿立方米的指标,远期2.79亿立方米的耗水指标尚未落实;另外,考虑我省规划的“三滩”引水生态治理、共和盆地水资源配置、纳子峡灌区等重点工程和城镇生活工业发展需水,恳请国家增加我省黄河耗水指标。

6.建议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农业用水是我省水资源的耗用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农业用水比重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4%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节水潜力较大。建议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灌区现代化改造,推广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微灌以及绿色一体化精准高效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