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瑞荣 董 慧
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源泉。
今年两会,改革再次成为“热频词”。 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列为2020年10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频频出现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等字眼,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连日来,围绕如何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让更多的改革成果惠及于民,代表委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定要做好改革的整体设计。”省政协委员、青海省委党校教育长李广斌说,对我省来说,省委省政府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明确提出“一优两高”发展战略,坚持生态文明优先,在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初步形成以国家公园、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原美丽城镇、民族团结进步“五个示范省”建设为载体,以生态、循环、数字、飞地“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的经济转型发展新格局。这既是新时代青海改革的总设计,也是创新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工作回顾中指出,我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投资“审批破冰”工程,加快构建“一网通办、一事通办”的政务服务体系,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项目审批时限和企业开办时间分别压缩至90个和5个工作日以内,西宁市民中心建成启用,设置各市州服务专区,办事更便捷、服务更高效。
这让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俄日腾村团委书记恩纳日乐有着比别人更深的感触。“改革,看得见、摸得着,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恩纳日乐说,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农牧区社会保障等各领域改革扎实有效,养老缴费标准有了提升,农牧民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提高了,贫困人员再也不用担心交不起养老保险了,实现了人人退休后有养老金领取,60岁办理退休通过APP就可认证,足不出户……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在改革开放中以变促进,在迎接挑战中以稳应变。省政协委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侯鹏宁说,过去一年,我省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推出了狠抓改革落实机制等一批务实有效的新举措,啃下了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等不少关键领域的“硬骨头”,设立改革创新奖凝聚了广泛的改革“正能量”,全省改革呈现出夯基垒台、积厚成势、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各领域改革的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90项改革任务有序落地、取得明显成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强化创新和人才支撑……政府工作报告对2020年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依然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双轮驱动,增强韧性,激发活力,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这在不少代表委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提升开放水平,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是青海现阶段改革开放面临的重要课题。”侯鹏宁表示,当前,我省外向型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大美青海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扩大。另外,对外开放平台初步建立,人文科技交流逐步深化。但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产品结构贸易方式单一,互联互通基础建设欠账较多,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为此,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代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发言时建议,大开青海开放之门,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坚持开放合作创新共享,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大海外直接投资力度,带动我省装备、技术、材料出口;加速构建开放平台,全面提升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运营效率,积极开辟西宁直飞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班和货运航线;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继续缩减负面清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我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结合地区实际进行深入研究谋划。” 省人大代表、海南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李小琳说,深入推进改革,具体到纪检监察机关,就是要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两项职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改革无穷期,开放不停步,创新无止境。在李广斌看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远之计。新时代改革一定要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我省对内对外开放要抓住机遇,突出特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要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紧盯今年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障碍,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增添动力活力。
[青海日报]让改革发展成果 更多惠及各族群众
日期:2020-01-20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