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关工作

以作风建设为抓手 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日期:2022-08-26
字体:【 打印本页

  2022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开展的关键之年,省人大机关以贯彻落实全省作风建设会议精神为契机,将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把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良作风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了人大力量。

  领导重视解难题,走访调研谋发展。为全面掌握帮扶村实际情况,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于丛乐深入湟中区拦隆口镇泥麻隆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并多次协调沟通、牵线搭桥,为泥麻隆村引进年租金20万元的招商引资项目,参加见证泥麻隆村与乡趣卡阳户外旅游度假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西宁分行的签约仪式,有力促进了泥麻隆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常委会其他副主任分别赴联点的乡村振兴点督导乡村振兴工作,听取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驻村工作开展等情况,并与村“两委”成员和基层干部群众深入座谈交流,共谋乡村振兴举措。通过走访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帮扶联点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了引项目、拉投资的精准度。

  宣传政策话未来,多措并举提信心。为了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机关党组成员带队深入帮扶村开展“一号文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等政策宣讲工作,并把宣讲同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为改善村民生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进村入户等方式把法律法规、医保金缴纳、养老保险缴纳、疫情防控等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举措原原本本宣传到村到户,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春风化雨,融入群众心中。在政策宣讲推进的同时,省人大各专工委穿针引线,结合职责定位积极开展联农、助农、帮农服务,省人大监司委、财经委联合开展“送法进乡村 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帮扶活动;农牧委、教科委联合举办“助力乡村振兴 呵护百姓健康”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义诊服务。机关各部门在实践中践行为民服务初心使命,把乡村振兴的希望送到了群众心坎上,充分调动了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真情帮扶办实事,助力脱贫见成效。省人大机关坚持把推进作风建设落脚点落实在促进发展的实践实干实绩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帮扶点乐都区芦花乡送去了价值20余万元、可种植10000亩的优质高产油菜种子10000袋,有力助推了乡村传统种植业发展。多次协调联系省市交通部门争取湟中区幸福村水厂路建设项目,争取到100万元的道路修建资金。以落实“一联双帮”工作机制为抓手,办公厅人事处重新摸底梳理了3个联系点的帮扶户,安排机关97名副处级以上干部与42户帮扶户结对认亲,机关干部定期深入结对户家中拉家常、谋发展,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办公厅各处室依托各自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结合主题党日、重大节日深入帮扶村走访慰问13次,送去价值2万余元的慰问品。机关工会、青工委、妇委会积极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洗护用品和学习用具。通过系列帮扶活动的开展,有力提升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