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各族人民。连日来,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青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谈感受话发展。
索南丹增代表说,报告中的“民生清单”为我们精准有效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玉树是三江源地区的“民生大州”,保障民生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结合基层实际,在全面贯彻落实报告安排部署的民生实事上下功夫,推动“人财物”更大力度向基层倾斜,不断提升三江源头各族群众的民生福祉。在就业上,开展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度开发各类就业岗位,足额兑现各类兜底保障政策,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在教育上,持续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升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在医疗上,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固本,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建强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县乡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着力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动力不足、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在养老托育上,创新开展农牧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社区养老托育新模式。
刘小蓉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对着力抓好民生保障,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破题点睛,为我们基层工作者在高质量发展中答好提升民生福祉指明方向。我们将突出布好高质量发展“一盘棋”,注重党建引领,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新机制,强化全域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网格化惠民治理思路,让“党建+惠民”同频共振实现高质量发展。激发破局发展“内动力”,突破区域治理困局,抓住区域文化散发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引领驻区企业、党员志愿者、“红袖标”志愿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参与治理,形成“同圆共治”服务民生新局面。抢抓机遇“答试卷”,抓住人们新期盼,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构建“一老一小”服务新网络,走好智慧化发展新路,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王昆委员建议,更高水平、更专业地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高质量推进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统筹建设县、乡、村、社区医共体成员单位,纵深开展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针对县域面积、人口分布、服务半径差异过大的部分县域采取差异化政策,个别项目可以作为长期性项目给予分阶段实施。加强信息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信息质量与准确性保障机制,以制度规范和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并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金花委员认为,住房问题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发展问题。她建议,应出台支持西部省区城市发展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配套优惠政策,更好地推进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将西宁市纳入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实施城市范围,更好推动房地产转型发展。同时,充分考虑西部省份发展实际,出台差别化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