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大会。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气势恢宏,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我们党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学在深处、落在亮处、干在实处,进一步做好地方人大工作。要紧密结合个人的工作、学习、思想实际,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职责,勇于担当,做到“四个坚定,四个增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实现新发展、新进步。
一、坚定地讲核心,增强四个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的领路人,是新时代的总设计师,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的党的核心、党的领袖。坚决拥护和爱戴党的核心、党的领袖,是我们共产党人党性的需要,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是最大的政治。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信心实现十九大描绘的中华民族复兴圆梦、走向辉煌的宏伟蓝图,最关键的是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这个根本保证,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指针,有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这个根本法宝,有党心军心民心极大凝聚这个根本标志。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步坚定信仰信念,补足精神的“钙”,拧紧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用信仰作骨,以信念铸魂,铸牢信仰信念的铜墙铁壁,以对党的领袖的无限忠诚,矢志不渝地履行好各项任务。要进一步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扛起肩负的责任,在担当中砥砺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以实际行动践行“在党忧党、为党尽职、为民尽责”的要求,不辜负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
二、坚定地讲宗旨,增强为民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改革开放近40年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深刻变化,量变引起质变的科学论断,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精准定位。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及其深刻内涵,准确把握新形势对人大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做保障,需要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需要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随着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搞物质文化建设,也要搞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建设,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这一转变,为人大工作打开了新的、更大的空间。一是在立法方面,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的主要论述。党的十九大把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并列为立法的又一重要原则,为做好新时代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到立法工作当中,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提高立法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坚持立法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立法工作的需要。二是在监督工作方面,要不断提高监督实效,善于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使监督工作向多领域多方位深度拓展,找准人大监督工作的切入点,特别是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创新不足、民生痛点上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身边事”,用高质量的发展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充实感。三是在代表工作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积极参加代表培训和代表活动,率先执行好“三联系”制度,充分发挥“两室一平台”的作用,拓宽代表联系选民的渠道,使联系工作更加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努力做到代表联系选民更直接,群众诉求渠道更畅通,自觉接受选民和代表的监督,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转化为代表履职的动力。要突出重点,紧密联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紧密联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各项部署推进“四个转变”,找到差距、找准方向、找到结合点,坚持履职为民,抓紧每一天、做好每件事,用一串串扎实的脚印去谱写新时代的精彩篇章。
三、坚定地讲奉献,增强责任意识。新时代,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以自我革新的精神迎接大考。紧跟时代、无愧时代,不仅要敢于斗争、面向胜利,还要善于吃苦、面对挫折,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当前,我们要结合谋划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汲取智慧、把握规律,以新应新,以变应变。要增强做好新时代本职工作的自觉性。一是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要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坚持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学习党十九大精神与“两学一做”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和常委会中心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同时推动分管领域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二是强服务,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要在强化参谋意识、提高参谋水平上下功夫,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常委会的重点工作上,放在牵动全局的大事要事上,放在与联系的专门委员会的沟通协调上,放在群众和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既认真研究领导之所想,又超前思考领导之未想,主动谋划领导之未谋,及时反映情况,力求多出正点子、新点子、好点子。加强与党委、“一府两院”相关机构的工作联系协调。不断完善联系制度,遇事勤联系、多沟通、常交流,努力营造密切融洽的工作关系和环境。召开重要会议、举行重要活动前,及时组织相关方面专题协调,做好组织落实工作,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一个时期的总体工作安排做到心中有数,提前考虑,做到服务超前。三是强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把日常的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约束、程序化运作的渠道,实现人、事、责的有机结合,形成“靠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管事、定责”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学习制度、“三会”服务制度、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后勤保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等,进一步量化工作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相互配套的工作机制,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将为机关、为“三会”搞好服务当做重点,坚持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制度规范,牢固树立行政后勤“一盘棋”思想,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部门互相衔接,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人大常委会行使各项职权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新时代人大机关工作创新发展做出自己应有贡献。进一步加强机关北山绿化区管理和建设,努力形成“办公厅牵头,各专工委配合,机关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建设管理机制,促进绿化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坚定地讲规矩,增强纪律意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如果不严明政治纪律,允许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各搞一套、我行我素,我们党就会像苏共一样,分崩离析,哗啦啦地垮掉。我们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绝不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拉私人关系,自觉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必须明确,全党只有党中央权威,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决定权在党中央,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党的任何组织和成员,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单位,都要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另搞一套。作为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要时时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机关各项制度,自觉提高明辨是非的政治定力,不受歪理邪说蛊惑,不被错误思潮诱惑,不被不当言论迷惑,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常自警自省,对照党章和“三严三实”要求反思自己、检讨自己,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坚持慎独、慎微、慎友,时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政治、亲情里面有底线、感情里面有原则,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