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对于刚察县广大藏族同胞来说是一个值得记载的日子,这天,县上唯一的藏医院——刚察县藏医院,在阵阵锣鼓声响和鞭炮声中正式挂牌成立,这也圆了当地藏族群众一个多年的梦想。
5月17日上午,记者随省人大工作记者采访团来到刚察县藏医院,虽然是周末,但前来这里就诊的群众络绎不绝。在医院药房窗口,记者看到一藏族男子正在这里取药,他告诉记者,他叫多德,是刚察县供麻村村民,今天陪妻子前来看病。取完药后,他高兴对记者说道: “自从县上成立藏医院以后,给我们看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再不用为看病犯愁了。而这次看病,医生给开了30多块钱的药,因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里还可以给报销一部分,党的政策就是好。”
该院院长多吉旦增告诉记者,医院的成立可以说给当地藏族群众看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自从4月21日医院成立以来,前来就诊的牧民群众特别多,包括泉吉乡、沙柳河乡等5个乡镇的农牧民群众,而且反映也比较好,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尤其是藏族同胞的欢迎。而记者了解到,县上能成立专门的藏医院,不得不归功于县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
刚察县地处青海湖的北岸,总人口4.2万,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66.27%,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由于民族看病习惯,当地农牧民群众尤其是藏族群众比较喜欢藏医,但一直以来,县上并没有专门的藏医院。当地群众看病只能选择在村里或乡卫生院,而有些人不得不长途跋涉,来到省城藏医院看病,这给一些藏族群众看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他们迫切希望能在县上成立一个专门的藏医院,以解决他们的看病问题。刚察县伊克乌兰乡人大代表团的人大代表们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从2003年开始就多次联名在人代会上提出建立藏医院的要求。最终,经过刚察县人大和其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08年4月份成立了刚察县第一家藏医院。
其实,这也是刚察县人大常委会重视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所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为使人大代表提出的所有意见建议都能得到尽快有效的答复和落实,在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督办中,刚察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好方法、好点子,专门指派一名副主任负责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并经常联系承办部门和代表,征求代表办理的意见,随时掌握办理的进展情况,以保证意见建议的落实。具体工作中,主要是严格按照九个环节认真承办人大代表提交的每一条意见和建议,这九个环节分别是:第一收集整理人大代表提交的意见建议;第二,分析材料,明确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的真实意图;第三分类整理,编号登记,将收集到的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材料,认真阅读后,按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为提交有关部门办理提供依据;第四提出初步办理方案。对代表意见建议和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后,总结出哪些可以立即办理,那些需要限时办理,提出初步办理方案;第五主动沟通情况,及时向代表就意见建议的相关情况向代表进行通报;第六,抓好办理落实;第七,开门办理;第八,正式作出答复;第九,不断巩固成果,很多建议的办理不是一办就完结,还需要不断回头看,看有无反弹无落实情况,是否建立了长效机制加以保证,以便于在工作中得到充分落实。通过以上九步工作法使人大代表提出的所有意见建议都得到了尽快有效的答复和落实。据悉,自2006以来,刚察县人大常委会共收到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44件,其中,2006年42件,2007年54件,2008年48件。截至目前,2006年和2007年县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的所有意见建议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2008年县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的43件意见建议正在办理之中。这些人大代表建议涉及环保、经济、民生等各方面,其中,沙流河镇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民间兽医进行培训的建议,伊克乌兰代表团提出的单独成立藏医院的建议,公洛、扎保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完善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各项制度的建议等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