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的专题调研时我们看到,目前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仍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尤其是政府部门公司管理的污水处理厂表现的尤为突出,污水处理厂发挥的作用不尽如人意,“建厂容易、运行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请问,如何创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模式?推进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询问人:金生光委员;应询单位(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赵宏彦)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赵宏彦回答:
一、关于创新污水处理厂运行模式。创新污水处理厂运行模式,是保证污水处理厂实现科学管理和达标排放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我省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目前,我省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模式大致划分为4种,即:污水处理厂独立运行,与城镇供水企业、排水企业、供热企业捆绑组建集团公司运行,委托第三方托管运行,以TOT(转让—经营—移交)、BOT(投资﹢建设—经营—转让)方式特许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引进省外具有高资质、高层次、高水平管理能力的专业管理公司,以TOT、BOT方式参与经营管理,有利于提升我省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行业活力,促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但我省各县所处区域位置、环境条件差距较大,各地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具体采用何种模式,适合哪种类型,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基础条件、污水处理规模、企业管理能力等综合因素而定。要应地制宜,稳步推进,政策上不能搞一刀切。不主张一哄而上。因为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搞特许经营,搞了特许经营也不意味着就能够免除或减轻政府财政补贴资金,有些地区更适合政府或国有企业直接管理运行。不论采用何种运行管理模式,总体要求是经处理后的水质要达到国家环境保护要求标准才能排放,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得到切实保护。
二、推进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的具体措施。为推进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管理工作,我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