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人大要闻

省委书记赵乐际来到西宁市代表团

日期:2005-01-19
字体:【 打印本页

代省长宋秀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各项支农政策措施不能变,已经给农牧民的实惠不能减。进一步加大农牧区改革力度,加大农牧业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确保实现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连日来,代表委员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
  公保尚代表说,青海是我国的四大牧区之一,畜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由于草场退化等不利因素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应在科学养畜、草畜平衡、种草养畜、舍饲养畜等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要突出生态建设和发展草产业。同时应该看到水利是制约青海发展的瓶颈,青海苦在水上,穷在水上,希望在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并侧重于灌区改造、渠系配套、节水灌溉、水源建设、人畜饮水、人工增雨等方面的投资力度。
  林亚松代表说,农牧民增收问题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牧民的增收问题,从青海的地理、气候等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有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附加值。
  诺尔德委员说,有关部门应切实关注农民疾苦,加大扶贫力度,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想方设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在深化农村牧区税费改革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牧区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白却代表说,《报告》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道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我省青南地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民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牧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但是横向比较,差距不小,贫困面仍然很大,而且返贫率比较高。建议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加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培育,使退牧还草后的农牧民有更多的增收渠道。
  马吉孝代表说,今年海东地区仍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来抓。今后应多派干部出去加强驻外办事处的工作,强化对外出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使劳务输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方面按照“顺天应市、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特色农业。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油菜、洋芋种植规模。在安排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时应考虑贫困面大、脱贫难度大的地区,使项目覆盖面在这些地区不断扩大。
  邱学林委员说,我们不能把重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口头上,要深入农业第一线调查研究,拿出具体措施,确保我省粮食生产安全。同时也应该看到,我省农村大部分地处干旱山区,粮食产量相对较低,有很多农民劳务输出的收入,多数用在了购粮上,以维持基本生存。因此,政府既要高度重视我省粮食安全生产问题,又要激发农民科技种田的积极性。
  马丰胜代表说,《报告》指出了目前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得准、提得实。尤其是农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在我省一些地区非常突出,根据我省的实际,发展劳务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劳动者技能素质低,缺少资金、信息不灵,严重制约着劳务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能的培训,提高农牧民的劳动素质以及资金扶持的力度。金融部门应在扶持劳务经济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