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秋月、天高云淡。9月20日上午,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到乐都区芦花乡营盘湾村开展“乡村文明建设”系列活动,与这里的乡亲们促膝长谈话发展,嘘寒问暖送关怀,走访慰问送真情。
此次活动是党支部继7月初自选动作“送法下乡”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一项系列活动,是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重要论述走深走实,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引导和指导联点帮扶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体村民积极开展乡村治理和文明创建活动的一次具体实践。党支部高度重视,研究活动方案,安排专人负责联系。9月初,宝兰花同志带领部分党员赴营盘湾村开展调研工作,走访入户了解,倾听群众需求,调动各方资源力量,采购筹措慰问物资,为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增强支部党建工作实效奠定基础。
活动期间,村两委班子根据《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党支部关于开展“乡村文明建设”系列活动的方案》要求,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求,聚焦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组织村民开展了“和谐文明家庭”、“最清洁庭院”、“最清洁厨房”创建活动,村民积极参与、相互观摩学习、共同分享经验,营造出一派团结向上、奋发有为、互帮互助的快乐和谐氛围,打造出一条坚持依法治理、倡导依德治理、开展群众自治的美丽乡村治理路子。根据村民评选结果,杨牧飞、袁玲、宝兰花分别为获奖家庭代表颁发了“和谐文明家庭奖”“最清洁庭院奖”“最清洁厨房奖”,发放了衣物、床单、毛巾、清洁剂等奖品。
杨牧飞在颁奖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芦花乡营盘湾村的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围绕在党的周围,在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自强不息、主动作为、团结奋斗,奉献了智慧和力量,群众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做好乡村文明建设,不仅要让乡亲们“手里有票子、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村容村貌有样子”。
大家一致认为,“送法下乡”、“乡村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 清洁家园行动”等系列活动,为群众送去了文化智慧服务,提供了法律咨询援助,提升了群众文明素养和自我服务、自我治理的能力,激发了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觉,引导广大村民形成“思想觉悟好、道德风尚好、行为习惯好、精神面貌好、遵规守纪好”的良好氛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增强了广大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