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东升赴门源祁连县征求意见建议

日期:2013-09-06
字体:【 打印本页

815-17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穆东升和省人大办公厅有关工委同志赴门源、祁连县和两县的青石嘴镇、八宝镇白杨沟村征求省、州、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及基层人大、人大工作者、部分群众对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及成员在作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调研各地贯彻落实省委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两个意见及代表履职情况。穆东升表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及成员要认真归纳梳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并制定方案、整改提高,促进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穆东升指出,2011年全省人大工作会议以来,门源、祁连县委、县人大、“一府两院”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省委两个意见,高度重视人大工作,两县人大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两县县委把人大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布局,召开全县人大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并定期听取人大汇报,安排部署人大工作,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领导人大工作的机制逐步完善。二是人大各项工作得到创新发展。两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目的,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依法开展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三是联系群众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两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民意机关作用,建立完善联系群众制度,丰富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在各自范围内普遍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月”,门源县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四个一”活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开展一次集中视察、开展一次代表向选民述职,开展一次代表联系选民活动),祁连县开展“五个一”活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联系一名留守儿童、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帮扶一名贫困户、写出一篇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文章),特别是两县组织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选民评议代表活动,丰富了代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效调动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祁连县开展 “五送五帮五推”(五送:送温暖、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送文化。五帮:创先争优,帮助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转变观念,帮助开好一次解放思想促发展的讨论会;理清思路,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排查矛盾,帮助解决一些农牧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实际问题。五推:深入宣讲,推动政策落实;夯实基础,推动能力提升;营造和谐,推动社会稳定;加强服务,推动生产发展;锤炼干部,推动作风转变)和“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四是自身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两县县、乡人大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提高履职效能的基础,注重制度建设,促进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工作机构,依法明确职责,较好地适应了工作需要;县、乡人大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县、乡均按省上确定的标准足额拨付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保证了人大工作和代表活动的正常开展。两县都重视乡镇人大工作,门源县召开全县乡镇人大工作会议,提出指导意见,县人大常委会与各乡镇人大签订乡镇人大工作目标责任书,并纳入到县委对乡镇的年度总体目标考核范围中;祁连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意见,统一制定印发11项乡镇人大工作制度,并将乡镇人大工作列入乡镇党政班子目标考核范围,与党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有效促进了乡镇人大工作。

穆东升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这是党中央针对人大代表工作实际,为适应新形势下代表工作,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举措。这一重大决策,抓住了人大代表工作的关键,是解决阻碍和制约代表工作瓶颈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的务实举措。我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全覆盖;不断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登记、向选民述职、绩效考评、各项保障等制度,促进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不断丰富联系内容,拓宽联系渠道,搭建联系平台,切实提高联系群众实效;认真总结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经验,经常交流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信息,扩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成果,激发代表联系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促进联系群众工作经常化。各级人大代表要进一步增强联系选民和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主体作用,凝心聚力,为实现“两新”目标贡献力量。

穆东升一行还调研了门源县泉口镇大庄村、腰巴槽村和东川镇香卡村、却藏村生产和基层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