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学习借鉴

安徽省人大代表关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呼吁完善地方性法规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好去处

日期:2025-02-18
字体:【 打印本页

记者  李光明  范天娇

从一起农村老年人交通事故,关注到农村地区老年人出行安全;从创业经历,引发对农村人才和技术支撑的思考……在今年1月召开的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多名安徽省人大代表心系农村地区交通安全、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以及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注农村老年人骑电动车安全问题

“当前,农村常住人口主要是‘留守老人’,他们出行的主要方式是骑电动车。由于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事故频发,成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的主要隐患。”安徽省人大代表、六安市霍邱县夏店镇砖佛寺村党支部书记金其华今年最关注的是农村老年人出行安全,呼吁制定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强化电动车管理。

金其华之所以关注老年人骑电动车问题,是因为一起交通事故。

2024年7月,砖佛寺村与霍邱县人民法院长集法庭联合举办了道路交通安全专题宣传日活动,给60周岁以上老年人集中培训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并免费发放头盔。没过多久,70岁的村民王某骑电动三轮车发生交通事故,不小心撞到了路边防护栏。由于戴了头盔,王某安然无恙。

“这件事虽小,但对我启发很大,我要关注农村老年人安全出行问题。”金其华说。

金其华认为,随着电动车农村使用人群的变化,建议有关管理部门从生产源头规范行业发展、提升车辆质量,防止不合格车辆进入市场,同时加强联合执法,对生产、销售、使用等全流程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办理牌证、强制保险等措施规范电动车上路行驶,并建立健全电动车所有人属地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管理责任。

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基石。但在调研中,安徽省人大代表、宿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程波发现,家庭教育在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程波建议,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科学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做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引入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等资源,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相关人员的在职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特别是重点关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特殊家庭儿童等群体,制定专项政策,提供更为精准的家庭教育支持和干预。”程波说。

程波还建议,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和执法检查,督促家长积极落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家校合作,保持学校与家庭常态化密切联系,共同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定时组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工作坊等指导活动。进一步丰富家庭教育资源,打造线上共享课程体系,帮助家长解决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努力构建更加科学、和谐、有效的家庭教育生态系统,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产业与人才支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安徽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有力的政策保障,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优势突出。”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铜草花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红说。

作为一个创业服务平台的负责人,周红一直在思考如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快速发展。她建议,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如在中药材赛道上,打造中药材育苗基地,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与产业特色,促进农民增收。结合平台优势,进行人才的培养、产业的培育,将乡村电商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村的就业和创业。

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省祁门红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红建议,激活地域文化,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游新农村,持续加强“皖美好物”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链接更多全省特色农产品,特别是徽茶、徽菜、皖酒、皖宴,打造更多的“旅游+农产品”,通过一栋房子、一个院子、一块菜园、一片茶园、一块耕地、一把钥匙,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