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学习借鉴

“网络民主”渐入佳境——厦门“电子人大”发展简况

日期:2008-04-16
字体:【 打印本页

   福建省厦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夕,每位市人大代表都拥有了独具特色的“代表邮箱”,较之原来的代表电子账户,新系统更加规范、容量更大、服务功能更多,利用这一现代化的手段,厦门市“电子人大”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厦门市人大着手打造“电子人大”至今已有10个年头。从1998年开通市人大网站至今,厦门市人大利用互联网开展立法、监督和代表工作,加快民主进程已“渐入佳境”
  
倾听民声,开门立法更完善在厦门市人大网站上有这么一个专栏——“法规草案征求意见”,栏目中会定期公布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相关法规草案的征求意见通知。这些法规草案,有涉及全局性、也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立法项目,自立法工作面向公众征求意见之日起,就备受各方关注,被认为是厦门推进民主政治的可喜尝试。
  这些法规条例公布后,厦门市市民纷纷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市人大递交意见和建议,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经充分论证、反复修改,条件成熟的还转化成为立法成果。立法大门的敞开,对于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贴民情,监督实效更突出。曾有一阵子,厦门市公交车、土方车接连肇事,群众对于保障行人安全和学生通行安全呼声强烈。为了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进行有效整治,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迅速组织了全市范围内的执法检查。
  每年,厦门市人大的执法检查建议项目、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调查等均会上网发布,征求群众对这些项目和话题的意见,了解社情民意,为人大监督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创造了条件。
  
网上建言,代表履职更灵活随着现代传媒等手段的日益普及,许多代表运用起了这些新手段,保持与原选举单位和群众的密切联系,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和代表履职提供了条件。
  
与此同时,厦门市人大网站上在现行的“人大知识问答”“最新公告”“任免名单”“通知公告”“会议预告”“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机构设置”及历年的地方法规等板块基础上,将进一步充实“人大代表”栏目中的内容,包括代表信息、议案、建议、议案建议办理、代表之窗及代表风采等专栏在内,再尝试开通代表与公众直接交流的窗口,为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提供有效的渠道。
  目前,厦门市各界市民利用网络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空前高涨,关注大局、关心民生,已成为厦门市民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