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在基本均衡基础上的迭代升级,既强化“均衡”,也突出强调“优质”,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海东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工作计划,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政府高度重视,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市、县(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调度、协同推进,形成了党委政府总揽,教育部门主抓,成员单位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二是教育资源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及省级中小学基本建设标准,各县(区)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坚持把教育支出作为重点支出优先给予保障,进一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完善教师招聘制度,优化中小学教师年龄和学科结构,进一步确保师资队伍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依据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制定教职工编制测算和调整计划。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项管理,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守好总量、盘活存量,提高使用效益。四是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创新特色办学,以家国情怀、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建设为抓手,以“乡村少年宫、学生社团、大课间、非遗进校园”等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五育并举”,做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全域范围内“大校额”与“小规模”现象并存。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乡镇农村学生进城就读人数增多、部分学校选址在人口聚集区域,学校扩容难等因素,使得大部分县城学校存在大校大班问题。另一方面,部分乡村教学点撤并难度较大,点多面广,教师、教育设施利用不充分,生源不饱和,尤其是从事拉面经济等多种形式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多,部分偏远乡镇学校教师多学生少,存在“小规模”学校现象。
二是师资力量上“空编有余”与“补充不足”依然存在。学前教育、中职教育、学校后勤管理挤占教师编制,乡村学校(教学点)点多面广,占用较多教师编制等因素,导致城区学校结构性缺编,加之年老教师集中退休临近高峰等问题。教师退休后的缺失人员不能及时通过招聘进行补充,导致退休教师与新招聘教师出现 “青黄不接”现象,造成学校编制有空余,但教师无法按时招聘。
三是教育质量上“城区优”与“乡镇弱”仍很突出。中心城区中小学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城区新建的校园校舍建设标准高,设施设备质量高,功能配备齐全。部分农村学校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上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提升上不及城区学校。
三、工作建议
一是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市政府坚持把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重点,对标省级要求,合理测算全市义务教育适龄学生人数,确定规划期内基础教育学生适龄人口规模及其分布,统筹解决教育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规范化标准学校。
二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水平优质均衡。持续做好国家公费师范生接收、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补齐紧缺学科教师。完善教师准入、交流轮岗机制,大力推进城乡间、校际间教师轮岗交流。不断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政策,在职称晋升、生活补助、培养培训等方面给予农村基层教师更多政策倾斜。完善教师编制调配机制,积极协调争取省、市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支持。
三是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路径,促进教育质量优质均衡。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双减”“五项管理”、德育工作为抓手,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课程,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切实提质减负。按照“优质学校+乡镇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思路,探索构建一体管理型、一体多区型、城乡一体型、校际联盟型、学段衔接型等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实现管理共建、师资共配、研训共联、文化共育、资源共享、质量共提、发展共赢。
四是着力强化教育教学基本保障,加大县域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做到两个“只增不减”,健全教师基准公用经费预算制度,为学校开展教学改革、育人创新、内涵提升提供经费支持。破解师资不足瓶颈,推进教师编制多元化供给改革,建立“购买社会服务+合同制教师+银龄讲学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补充机制,提高编外教师待遇,稳定城乡教师队伍,落实体育、艺术师资,解决百名学生教师配置指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