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各项部署要求,创新工作机制,搭建联系平台,丰富活动内涵,强化履职保障,扎实推进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着力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我市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人大代表工委召开的“新形势下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强化“两室”建设,代表联系群众更加顺畅。把“两室”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两室”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做到了品相优、品质精、品牌亮、品格高。精心创建、全面覆盖。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保障的硬件标准和定期学习交流、定期组织活动、定期联系选民、定期走访反馈、定期组织开展述职评议的软件要求,建立人大代表联络室75个、人大代表活动室359个,构建了横到乡镇街道、纵到村社区的代表履职新格局。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按照“不千篇一律、不雷同相似”的原则,不断在“一室一品、一室一特色”等方面求创新、树典型,打造了一批有引领、有示范的“两室”。居民扫码代表办、“智慧小桥”等做法,商圈、行业人大代表工作室,使“两室”建设工作更加丰富多彩。进室履职,激发热情。精心谋划“每周一接访、每月一议事、每月一活动、每季一学习、每年一评议”的“五个一”活动,让代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大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物业服务、消费维权、噪音等“关键小事”得到有效解决。
丰富主题活动,代表联系群众更加高效。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代表活动重要内容,不断探索丰富代表活动形式,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持续拓展民主参与渠道。围绕湟水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组织引导代表广泛参与立法调研、起草、论证各环节工作。围绕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邀请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以高效率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常态化开展一年一主题活动。围绕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坚持每年设计一个代表主题活动,“五级代表进两室、联系群众办实事”“重实干、强担当,走在前、作表率”“党政领导干部进‘两室’”等贴近民生的主题活动,让代表履职有方向、有内容、有动力。抓实代表联系群众成果。人大代表主动到基层、到群众身边,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俯下身子去听、迈开步子去看、放下架子去访、抛开面子去说、亮出点子去促,使得中心城区停车难、优化公交线路、群租房等一批代表建议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有诉必应马上办,代表联系群众更加暖心。把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切入点,推动代表多渠道解决民忧。“进网格”全面下沉基层。创新开展助力“有诉必应马上办”人大代表在行动,4800余名人大代表主动进网格,开展政策宣传、走访调研、监督检查、诉前调解、实事办理,使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融合融通。“入网格”广泛倾听民意。代表主动亮身份、亮承诺,坐班接访、下社区接访、进网格走访,全方位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多渠道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方面问题2010件,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我身边”。“融网格”推动未诉先办。深入基层“听”,面对面与群众“谈”,四处奔赴“跑”,对发现的冬季供暖、入学就医等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代表们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想法设法、协调对接,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诉”之前。
提升履职能力,代表联系群众更有底气。把能力建设作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基础工程,抓在日常经常。结对联系突出经常化。开展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委员、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体现到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中。培训工作突出针对性。每年开展履职培训,向代表配发“代表履职八件套学习资料包”,编印寄送《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履职100问》,开创“代表讲堂”,开阔了代表眼界、夯实了履职底蕴。服务管理突出制度化。围绕进一步提高市人大代表学习培训、视察调研、依法监督、建言献策、联系群众等工作,制定了开展述职评议、改进和规范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办法等10项制度,将代表联系工作的创新做法和好的经验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