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人大要闻

省人大机关从严从简多措并举 创建节约型机关引领绿色新风尚

日期:2020-11-20
字体:【 打印本页

  编者按:今年以来,省人大机关在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节约型机关的行动部署,采取多项举措,大力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省委办公厅《青海信息》(第357期)以单条的形式,将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报送的《省人大机关多措并举创建节约型机关引领绿色新风尚》一文进行了刊发,并向全省推介。

  今年以来,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的领导下,省人大机关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批示精神,按照全省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部署,在近年来创建工作基础上,带头执行“必须真正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从制度和机关文化着力,落实落细各项创建内容,全力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队伍素质。一是树立节约理念。8月21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号召全体人大干部职工带头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节俭节约新风尚。随后,通过收看专题教育片、参加“学雷锋”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及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强化机关干部职工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养成节俭自律习惯,积极培育节俭机关文化。二是营造节俭氛围。在办公楼、食堂餐厅等地点设置办公设备节电、随手关灯、减少使用电梯、节约用水和粮食等节约行为、垃圾分类投放提醒标识及宣传画、宣传标语,充分利用青海人大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微信群、LED大屏幕显示屏等媒介,广泛宣传引导全省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职工从“一度电、一粒米、一滴水”做起,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为全省人大系统做出表率,共同营造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三是提高队伍素质。加强行政和后勤管理人才库建设,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考录和培训力度,广泛开展行政和后勤管理岗位练兵,培养行政和后勤管理的业务能手。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有关部门和行家里手传授行政和后勤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全面提升行政和后勤管理部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高素质的行政和后勤队伍,为创建节约型机关提供有力的组织人力保障。
  二、完善制度体系,严格制度执行。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及时修订《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机关汽车使用与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节能实施方案和能耗定额标准,用刚性标准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扎实有效开展。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将机关干部职工厉行节俭情况纳入日常管理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处室(单位)节能、节水、节电及节约办公耗材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整治浪费工作不力的处室或个人,扣减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分值,确保建设节约型机关工作长期抓实抓好。三是严抓制度落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若干措施》《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杜绝公款支出和公务接待中违法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三、推行绿色办公,切实节能降耗。一是节约办文。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打印文稿双面使用,筹备会议利用多媒体演示;会议通知等一般性通知原则通过短信平台或微信工作群进行发送;非必须要求上报纸质性相关材料的,一律只要求报送电子版;严格控制发文数量、页数和发送范围,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打印、印刷,提高公文质量;修改文稿尽量在电子媒介上进行,减少重复复印次数,降低纸张消耗;清印样稿使用作废纸的背面;收文能传阅的尽量传阅,除重要文件外,不再复印。二是节约办会。严格会议审批制度,从严控制会议数量和人数,压缩会议时间和规模,提倡开短会。对确需举办的会议,坚持勤俭办会的原则,严格控制与会人数和食宿标准,降低会议成本。会议中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纸杯,会议用杯购置经久耐用美观大方的杯子,并做好清理消毒工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和两级党组会等会议资料实行电子资料拷贝传送,原则上不再印制纸质材料。省人代会、常委会会议简报信息严格压缩期数和总印数,纸质文件、资料印发数量较以往压缩1/3,每年可节约印刷费用50余万元。三是节约粮食。切实加强干部职工食堂用餐管理,严格会议培训用餐和公务接待管理。干部职工食堂建立用餐登记制度,实行自主用餐和份餐制,提前掌握用餐人数,提倡拼盘拼菜,开展光盘行动和“文明餐桌”行动,安排专人在食堂巡视检查,对浪费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将“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效能督查和量化考核内容,实行常态化跟踪督导。同时,强化菜品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原料品种、规格和数量核算的精准性,减少食材浪费,并与定点餐厨废弃物处理企业签订协议,确保餐厨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四是节约水电。广泛使用节水型器具,定期检查维护供水系统,高效灌溉绿化;重新规划供暖管网,将暖气机供暖改造为壁挂式暖气片供暖方式,节约燃气消耗;维修更换电梯老化部件,延长电梯使用寿命;淘汰高耗能、低效能的办公设备,采用环保、节能型的电器和设施;尽量使用自然光,长时间离开办公室或下班时做到人走灯灭,坚决杜绝白昼灯、长明灯;电子设备无人使用时,及时关闭或者进行休眠,杜绝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降低用电浪费;各办公室停止使用电热壶,集中在各楼层安装的电开水器取水。五是节约耗材。严格办公用品配备标准,合理控制办公用品发放数量,减少圆珠笔、中性笔、水杯等一次性消耗品的使用量。集中学习资料不再统一印发,原则通过办公室微信群发送,鼓励干部职工通过学习强国、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大美青海等APP自行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大力提倡修废利旧,延长办公用品使用寿命,开展废旧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池、灯管等办公用品的回收利用。加强公务车油耗管理,向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发出绿色出行倡议,践行“135”出行方式(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带动更多人参与绿色出行。通过大力精简会议,严控会议场地、文件资料等各类开支,严格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管理,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实现办公耗材、会议开支、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费用逐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