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人大要闻

坚定制度自信 全面依法履职 积极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

李刚峰 马守平

日期:2020-01-13
字体:【 打印本页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也是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省各级人大勠力同心、团结奋斗,谱写出一曲不负人民重托履职尽责、助力改革发展亮点纷呈的人大乐章,在青海人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从立法工作得到栗战书委员长批示到监督工作和加强上下联动机制建设的经验做法被全国人大《内部情况交流》《联络动态》和《人大工作研究》宣传推介;从首次组织召开特色立法精细立法工作座谈会到制定重要地方立法引入第三方评估工作规范;从“落实谁牵头谁报告”的责任要求到执法检查引入第三方评估……省人大常委会精准对焦、协同发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圆满完成了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了人大贡献。
  这一年,省人大常委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入脑入心,真信笃行。常委会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定位、政治使命和政治责任,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主题主线,让党的旗帜在人大工作战线高高飘扬。举办全省人大系统学习培训班、召开交流会、制定出台学习贯彻实施意见,党组成员带头学、机关干部压茬学、带动全省人大干部系统学……省人大常委会用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全省人大系统“大学习”提供有力支持,营造浓厚氛围。
  回望历史,坚定自信。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之际,常委会召开纪念座谈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细数40年人大历程,盘点昨天总结经验,审视今天明确方向,谋划明天提出希望,坚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增进了人大工作前行动力。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把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铸魂工程,全面把握总要求和根本任务,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法律服务进乡村”“人大代表在群众身边”“书香支部”建设创新开展、走在前列,常委会党组以上率下,人大机关全员参与,人大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初心愈发坚定,使命愈加明晰,责任永担肩上。
  这一年,省人大常委会以制度建设为牵引,贯彻落实决策部署更有力度。
  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扣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并报请省委批转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各级人大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工作的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提出和办理质量的意见、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价办法(试行)等制度,相继召开了立法、监督、党建、代表建议工作会,积极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为有效的实现形式,有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这一年,省人大常委会以依法履职为己任,发挥职能作用更为有效充分。
  立法工作突出特色精细重质量。常委会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积极探索特色立法精细立法的青海实践,立良法促善治,以高质量立法推动保障“一优两高”战略实施。一年来,共制定省级地方性法规5件、打包修改7件,审查批准设区的市和自治州、自治县法规条例24件,其中打包废止4件。立足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制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法制保障;推进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立法“三审”,用严格的标准织密“舌尖上的安全网”;海北州义务教育条例从52条精简为29条,玉树州石刻文化保护管理条例、果洛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突出文化和生态的地域特色,社会反响良好。
  监督工作创新方式方法重实效。常委会坚持于法有据、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推动整改,寓监督于支持。拓展监督范围,在审议计划、预决算、审计报告等“常规动作”同时,推进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首审国资报告,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向人民提交一本明白账。突出监督重点,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绿色产业发展专题询问,听取审议全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进情况报告,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用法治守护生态“高颜值”;聚焦老百姓关注的重点难点,听取审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创新监督方式,运用“监督+立法”,将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与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同谋划、同开展,使监督和立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人大监督直面问题,动真碰硬,更有力度,更具权威,也更有温度。
  决定任免工作严格依法重落实。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紧紧围绕全省重大事项共作出决议决定32个。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行使任免权相统一,把做好干部任免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检验,选举任免国家工作人员213人次。省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不负人民重托,服从服务大局,忠实履行职责,确保了中央和省委意图全面顺利实现。
  这一年,省人大常委会以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为根本,代表工作不断深化拓展。
  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常委会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倡导并践行“代表是荣誉和信任,更是职务和责任”的理念,切实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重服务,让代表履职“顺”起来。深入推进“两个办法”全省全覆盖,代表委员出席率、发言率显著提升。在省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中开展述职评议,述职代表委员晒成绩、找差距,角色定位、责任意识更加明确,人民代表为人民的行动更加自觉。抓联系,让代表群众关系“密”起来。“三联系”制度不断深化,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人大代表座谈机制逐步健全,“两室一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收集民意畅通无阻,解决问题顺心如意,“家站常用、代表常来、实事常办”成为常态。办建议,让代表履职“实”起来。首次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了满意度测评,主任会议成员督办与省政府领导领办有机衔接、质效提高,401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这一年,省人大常委会以强基固本为主旨,“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
  全省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观摩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近200名基层人大主任、人大干部齐聚一堂,听讲解、看视频、阅资料……这是“乡镇人大建设年”系列活动之一,是基层人大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生动实践。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常委会积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自上而下开展了旨在抓基层、打基础、提质效的“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抓规范、三年促提升”的目标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各副主任分片督战,四级人大联合联动,乡镇人大代表普遍参与,全面发力、多点开花,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随着建设年活动的深入推进,一些事关机构、人员、制度、作风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既回应了基层人大长期以来的关切和期盼,又为乡镇人大“强筋壮骨”“补钙加油”,西宁、海西建立街道人大工委,海东乡镇人大主席团作用有效发挥,海南开展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黄南加强基层人大干部双向交流……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的根扎得更深更牢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年来,常委会坚持依法科学规范从严理念,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促工作,极大激发和释放了人大工作活力,团结干事、激情干事、踏实干事蔚然成风。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2019年,一个历史性的年份已经圆满划上了句号。2020年,一个新的壮美画卷正徐徐舒展。我们要紧紧围绕政治机关、权力机关、代表机关、模范机关建设,扎实开展“人大工作落实年”活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绘出新时代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人大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