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治则郡县治,郡县治则天下安。
乡镇人大是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是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载体。
乡镇人大处在民主政治建设第一线,担负着推动中央和各级党委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宪法和法律法规在基层有效实施、地方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重要职责,对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举足轻重。
乡镇人大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主力。乡镇人大代表占全省人大代表总数的近七成,在承载群众意愿,行使国家权力,发展基层人民民主,推动地方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依据、有期待、有基础、有机遇的“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已在全省迅速启动、全面展开,呈现出“六动”特点。
高位推动——省委高度重视,加强指导。省委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推进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设。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加强指导,对人大工作提出了人大制度、人大工作、人大建设一起推,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人大干部一起抓,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一起建,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履好职、尽好责的要求。省委对开展“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专门听取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开展“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的汇报,并列入2019年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积极推进,为建设年活动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督导促动——省人大常委会精心谋划,压茬推进。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全国人大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的决策部署,主动跟进、积极谋划,针对全省乡镇人大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开展“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的思路,并将活动写入常委会工作报告,列入常委会工作要点。2019年3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张光荣深刻阐述开展“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指出了活动应把握的重点和方法。同时,常委会制发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和举措。省人大常委会建立分片联系督导机制,常委会副主任包“战区”督战,掌握情况、指导督促,压实责任、解决问题,树立标杆、做出表率。
增强能动——各地人大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各地人大从该做、能做的事情入手,认真贯彻、快速推进,充分发挥人大主观能动性,力求做好、做成,推动解决实际问题。迅速传达学习,及时报告党委。各市州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召开主任会议或常委会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省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和“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市州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机关干部和县区、乡镇人大跟进学,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的具体要求上来。如共和县、同仁县各乡镇人大通过召开党委会议、班子会议、主席团会议、省州县乡四级人大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各地人大第一时间就省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向同级党委报告,提出贯彻落实建议。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为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领导和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各市州、县区人大常委会纷纷建立联点责任制,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联系1-2个县或乡,分片包干,调研指导,帮助乡镇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推动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西宁市、海北州、海西州、黄南州、玉树州围绕履职能力、代表工作、乡镇人大自身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专题调研。黄南州、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分赴海西州、海东市就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情况考察学习。海南州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乡镇人大主席赴省外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查找自身不足,促进工作落实。
协调联动——各方面同心协力,聚合发力。各地人大坚持上下联动、左右合力,既强化工作指导和联系,压实责任、压茬推进,又加强沟通协调,聚焦重点、同向发力。层层传导靠实,明确目标责任。各地人大建立活动协调(督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召开动员部署会,层层动员部署,形成了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浓厚氛围;研究制定切合实际,有目标、有要求、有重点的实施方案,推动活动落地见效。玉树州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实施方案已提请州委常委会讨论通过。海北州、共和县把乡镇人大工作纳入县级、乡镇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大力推动。各市州、县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联动、联席会议,与其他市州、县区交流学习等形式,加强沟通衔接,推动建设年活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着眼提升能力,加强代表培训。各地人大把代表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全面加强代表履职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各市州、县区人大常委会指导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对全乡的重大重点项目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视察或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乡镇人大代表在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市州、县区、乡镇三级联动,统筹推进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培训。通过异地办班、以会代训、外出考察等方式,厚植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主席的学养基础,打开和拓宽眼界视野和工作思路,提升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能力。黄南州组织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赴厦门学习培训,同时在州内举办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培训班。海东市拟在江苏无锡举办全市乡镇人大主席培训班,组织部分县区乡镇人大主席赴外进行乡镇人大建设相关学习培训。
创新驱动——各地大胆探索,彰显特色。各地人大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强化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方法路径,争做“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的“排头兵”。海北州、同仁县率先召开乡镇人大工作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县乡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交流乡镇人大工作的创新做法、工作成效,总结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海东市在制度建设和档案整理上先人一步,要求全市94个乡镇人大在明确“四项职责”、建立“十项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十簿一册”(人大工作会议登记簿、人大工作大事记簿、人大财产登记簿、代表小组活动登记簿、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登记簿、代表为民办实事好事登记簿、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情况登记簿、代表参加培训登记簿、代表联系选民登记簿、群众来信来访登记簿、人大代表花名册),推进乡镇人大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典型带动——注重示范引领,宣传推广。建立包联指导制度,各市州人大根据工作开展情况,积极打造一些底子好、基础好的乡镇人大作为示范点,从硬件、软件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深入了解基层典型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提升,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促进乡镇人大工作同步发展。定期交流经验做法,充分利用信息专报、培训会、推进会等形式,推广交流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如海北州要求在选树示范典型的基础上,借鉴全州乡镇人大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的做法,各县分别召开乡镇人大工作观摩会、经验交流会或者座谈会,做到相互交流,共同推进。积极造势扩大宣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如海西州在《海西人大》、海西人大门户网站开辟专栏进行宣传。通过集中宣传一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六动”并举加强乡镇人大建设
日期:2019-04-26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