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人大要闻

省人大财经委组织赴黄南州就“全省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专题询问、《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立法回头看开展专题调研

日期:2014-06-27
字体:【 打印本页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按照《关于对&ldquo;全省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rdquo;开展专题询问的工作方案》要求,为做好&ldquo;全省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rdquo;专题询问的相关工作,6月23、24日,省人大财经委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财经委组成人员及省经信委有关负责同志组成调研组,由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闫宝亮带队,赴黄南州开展&ldquo;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rdquo;专题调研。同时,根据常委会提出对部分立法项目开展&ldquo;立法回头看&rdquo;的工作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和省人大常委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19条意见,结合本次专题询问主题,财经委选择将《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作为&ldquo;回头看&rdquo;立法项目,与专题询问工作合并进行了调研。
        调研期间,调研组听取了黄南州人民政府&ldquo;关于黄南州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工作情况&rdquo;和实施《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情况的两个专题汇报,了解了黄南州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工作情况和节能法办法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调研组一行还在座谈会上与黄南州有关领导就黄南州发展工业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存在问题、成因、解决措施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深入交流。
        在听取了两个工作汇报后,闫宝亮主任委员说,黄南州在工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工业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降耗方面仍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调结构、转方式有了新认识。黄南州虽然发展基础差,工业项目少,家底薄,但没有再上新的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没有为了取得经济效益就牺牲环境资源,说明黄南充分认识到了调结构、转方式的紧迫性、重要性。二是调结构、转方式有了新突破。近年来,黄南州除了发展水电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热贡艺术及旅游等项目,还实施矿产资源的深加工项目,极大的优化本州的产业结构。三是淘汰落后产能有了新力度。按照省上有关要求,将水泥、铅、粘土砖等落后产能项目进行了淘汰,做到了淘汰落后,不留死角。四是招商引资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充分利用&ldquo;青洽会&rdquo;等平台,积极推荐项目,引进投资商,参与黄南州的经济建设。五是转方式、调结构有了新举措,通过银企对接等新的工作方式推进了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的落实。六是黄南州工业经济发展出现新局面。闫宝亮主任委员最后针对黄南州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节能降耗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继续深化对调结构、转方式的认识。二、锲而不舍地继续抓好调结构、转方式工作。三、针对目前的工业存量,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来进行改善,引进一些好项目来稀释之前的高耗能产业比重,做好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调研组一行还到大唐国际直岗拉卡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了企业有关工作汇报,向企业征求了对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和节能法办法的意见和建议。